}
小步舞曲雙手簡譜和五線譜完全對應,是EOP魔鬼訓練營指定曲目,適合EOP魔鬼訓練營學員作爲練習曲彈奏。
法國古老的民間舞曲,17、18世紀流入宮廷,並逐漸盛行于貴族社會。三拍子、中庸速度、風格典雅優美。可以寫成獨立的器樂曲,也常用于古組曲或奏鳴曲的第三樂章。通常爲帶"三聲部中段"的複三部曲式結構。
小步舞曲的曆史也比較久遠,在歐洲流行了差不多有兩百年之久。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國,原先是一種優雅的三拍子民間舞曲,大概是跳舞時舞步跨得很小,所以稱爲小步舞曲。到1650年,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是一個跳舞迷,他很喜歡跳小步舞,于是在宮廷裏大力提倡,沒有多久就傳遍了歐洲各國。小步舞曲除了作爲伴舞音樂之外,還有專門用來欣賞的,常常用在一些大型樂曲裏,作爲一個樂章。到了19世紀,歐洲的作曲家們仍然熱衷于創作小步舞曲,例如法國作曲家比才在他的《阿萊城姑娘》的配戲音樂裏,就有一首很有名的小步舞曲,後來編入《第一組曲》裏,原來是在都德的同名話劇第三幕裏演奏的,那是一個富有的農家熱鬧喜慶的場面,所以在優雅之中帶有一種樸實的風格。
拉莫、莫紮特、貝多芬、巴赫等人的小步舞曲最爲著名。巴赫在他的第一首《勃蘭登堡協奏曲》中,就有一首小步舞曲。其實那時所謂的協奏曲,是一種樂隊合奏曲,只不過有時是一兩件或三四件樂器演奏較爲獨立的聲部而已。巴赫一生中寫了很多的小步舞曲,我們生活最熟悉的這首G大調的小步舞曲是出自《致安娜.瑪格麗娜古鋼琴小品集》,那是巴赫獻給他第二任妻子安娜的一部傑出作品,創作于1722年。
下方提供了巴赫的小步舞曲鋼琴譜,歡迎大家使用。